fbpx

每年有超過800萬人死於吸菸;吸菸也是世界上導致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衛福部長陳時中公開表示下定決心戒菸,其坦誠勇氣可嘉,超過50年的心癮,誰都不可能有必定成功的把握。有些國家的公共衛生機構,就採取科學理性開明的政策,以減少吸菸者人數為優先原則,方法是讓吸菸者,迅速有效地轉向危害較小的替代品。

國際經驗上的替代品

過去幾年,容許吸菸者有替代品可供選擇的國家,吸菸人口比率,降幅尤其明顯。以英國為例,衛生部下屬的英國公共衛生署,積極建議吸菸者改用電子菸。自 2013 年電子菸在英國應市,英國整體吸菸率下降了 25%。相比之下,世界上電子菸法規最嚴格的澳大利亞,同期吸菸率僅下降了 8%。

另一個例子,是對無菸菸草產品(Snus)持開放態度的瑞典。瑞典成人吸菸人口比率,為發達國家中最低,僅為7%,瑞典亦因而緩減了因吸菸相關的疾病發生率。鄰國挪威,在放寬鼻菸監管後,而取得了類似成功。

大眾對尼古丁的誤解

尼古丁一直是吸煙的代名詞,錯覺使大多數人誤以為,吸煙危害健康,尼古丁是罪魁禍首。雖然沒有理由叫還接觸到尼古丁去開始使用含尼古丁的產品,與此同時也應該要全面徹底地評估對尼古丁的政策取態,並且持平理性地對待科學實證,不偏聽,不以偏蓋全。在某些情況下,尼古丁可以對健康產生積極正面的影響;為了科學誠實,關於吸煙的論述不應該對這些視而不見。

不幸地,公眾對尼古丁的看法有嚴重偏蔽。2019年美國國家癌症學會的一項調查中,超過57%的受訪者錯誤地以為香煙中的尼古丁是導致大部分由吸煙引起的癌症的物質。甚至受訪問的醫生,也有八成人錯誤地以為,尼古丁會導致癌症。

成癮的原因複雜多了】

公眾以致專家的這些錯誤信念,不必要地令緩害進度受阻。人們為尼古丁吸菸;卻死於吸菸而非尼古丁。根據英國國家衛生服務局的尼古丁和電子菸政策文件:「尼古丁雖然是香菸中的成癮物質,但它相對無害。吸菸帶來的危害,幾乎都是來自菸霧中的有毒化學物質,而非尼古丁。」事實上,戒菸貼和口香糖中的尼古丁,不被視為有害毒物。所以沒有理由認為,在電子菸或鼻菸中的尼古丁,會對人體健康構成更大影響。

成癮是複雜的生理和心理現象,並非可以單憑「向尼古丁宣戰」就可以解決得了。尼古丁無疑會觸發多巴胺的釋放,但這非所有人無法戒菸的唯一原因。如果尼古丁是吸菸成癮的唯一原因,每個使用尼古丁貼片的吸菸者,都應該能夠立即戒菸。情況顯然並非如此。吸菸者成癮的原因,除了尼古丁,還結合各種因素,包括菸草、菸霧中其他成分,以及有條件的行為,也就是所謂的「形式上的吸菸」(Smoking Ritual),例如小休時間放鬆心情的氣氛,或深呼吸的動作等。

政策須考慮科學實證

假如政策制定者可以從歷史中學到一件事,那就是禁令從來不起了作用。美國的禁酒令,是一場徹底的災難,結果導致更多的酗酒問題,更多無節制的消費,也助長了壟斷市場的黑幫組織。呼籲陳時中部長,政府在檢視制定台灣的控菸政策,務必考慮以上科學實證,為台灣民眾謀求最有效的緩減菸害政策。

Originally published here

Share

Follow:

More Posts

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

Scroll to top
en_USEN